本文目录希特勒死时手里还有多少兵力德军真的打不赢了吗现代德国军事实力如何现代德国军队被称为“联邦废物”,但是跟那些被称为“草莓兵”台湾军队相比如何希特勒去世后德军有多少兵力,德国真的打不动了吗曾经威震全球的德国军队,为什么现在却彻底沦为废菜现在德国军队实力如何希特勒死时手里还有多少兵力德军真的打不赢了吗
希特勒死时手里还有多少兵力?当时的情况,德军真的打不赢了吗?
1945年4月30日,战争狂人希特勒在强大的苏军攻入柏林之际,在总理府地下室中与情妇爱娃一起自杀身亡。几天后,德国便宣布无条件投降。
有人问了,希特勒死时手里还有多少兵力,如果和盟军死磕到底,是否还可以扭转颓势,反败为胜呢?其实,这种假设根本不可能成立,以希特勒的疯狂秉性,如果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是断不会放弃抵抗,自取灭亡的。
当时,德军已是强驽之末,而盟军却是势若破竹,攻势凌厉,西线有英美联军,东边线苏联红军,对柏林形成了东西两面夹击的合围态势。
为了彻底打败纳粹德国,苏军集结了270个步兵师和骑兵师,20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14个空军集团军,总兵力达到250万。
另外,苏军还拥有强大的地面炮火以及装甲机动力量,并且空中力量已完全掌握了制空权。
而柏林的防守德军兵力却是捉襟见肘,与对手的力量对比简直不堪一击,仅有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装甲师,人数加起来共约80万人。
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此时的德军无论从兵员素质,还是武器装备与战争初期不可同日而语,长期的战争消耗已使德国这个国家,极大地透支了战争国力。
据说,因为兵员紧缺,德军中男女比例竟然达到20:1,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甚至于还有13岁左右的的未成年人大量入伍,其战斗力可见一斑。
因此,战争的结局毫无悬念,在苏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下,于4月27日突入柏林市区。5天后,也就是5月2日,德军城防司令魏德林上将亲自到苏军统帅的前沿指挥所签署了投降令,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其时,距希特勒自杀仅过了三天而已。所以,说其死在了最后一刻也不为过。
那么问题来了,投降后的德军还有多少兵力呢?据资料上显示,二战伊始,德军出兵波兰时为120万,攻击法国时兵力335万,进军苏联时,兵力550万,德军最鼎盛时的1941年.军队总兵力达到1020万,而到德国投降时的1945年春,兵力尚存250万左右。不过,此时的德军的战斗力与当初相比,落差可不是一两个档次了。可以说,德国的战争资源枯竭殆尽。 再者,因为战线太长,二百多万德军分布在世界各地,且都在勉强支撑,随时都有面临补给中断陷入困境的危险。
面对装备精良,士气高涨的盟国军队,很难与其抗衡,再拼死一战,只能遭到更强烈的打击,败得更惨,所以,选择投降不失为明智之举,也是唯一的最后出路。
德国投降后,苏军受降约110万。其中,柏林战役中有48万德军投降,布拉格战役俘虏了80万德军,库尔兰和维斯瓦三角洲地区20余万,在北欧大约有40余万投降,在巴尔干地区有十余万向南斯拉夫等投降。
另外,德国西部、南部、意大利北部等地120万左右。
有人说,德国的迅速战败和希特勒的自杀有很大关系。
因为作为德国的元首,希特勒是德军士兵的精神支柱,他们深入法西斯主义的灌输,希特勒的自杀,令德军士气低落,斗志全无,这种说法儿其实很幼稚可笑。
希特勒之所以选择自杀,就是他已看到了末日来临,抵抗下去难免会落得墨索里尼暴尸街头的下场。
其实,在柏林防御战难以支撑的关键时刻,已是穷途末路的希特勒,仍在不断地向外界发出命令,要求所有能调动的德军迅速增援柏林。
无奈大势已去,曾经不可一世的希特勒,根本没有看到他想要的援军,而听到的却是苏军不断逼近的枪炮声。
现代德国军事实力如何德国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在国际上得到各国的认可,以精细的技术著称,德国的军工也是如此,军事实力在世界上算是大国了。
二战德国战败以后,英、法、美、苏四国对德国实施了分区占领,德国不但领土被分割,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而且军事发展受到严格的限制。不要说核武器了,就连大型攻击性武器发展都受到严格限制,这使德国的军工产业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现在德国很多大型武器都需要进口,比如战机、导弹系统等。
目前德国现役部队约有18万人,根据德国的国防政策,德国的军事力量主要用于确保德国的和平、自由和独立,是一支防御性的军队,不掌握和谋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在陆军方面,陆军武器方面一直是德国的的强项之一,轻武器方面德国人的产品质量和性能还是可以的。但是德国空军的的战机力量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德国空军的主力是欧洲联合研发的台风战斗机,现役数量在100架左右。而至德国海军,其主要承担近海防御作战任务。所以其主要装备各型护卫舰,以及少量的先进的AIP动力潜艇,规模和英国法国海军等不是一个级别上的。
在军工技术方面,德国在陆地作战装备等方面还是很强的,但是在航空工业,雷达系统,电子装备等方面其发展水平比较差,比较依赖于美国等其他国家。
不过鉴于德国的国防任务,主要是在北约框架下进行的有限的作战行动,所以实际军事实力是完全够用的。
现代德国军队被称为“联邦废物”,但是跟那些被称为“草莓兵”台湾军队相比如何一个是正式的国家,一个是地区,两者从性质上来说就不在一个档次上面。从装备上来说,德国用的肯定是当前最先进的武器,对于现代战争来说,先进的武器比人的能力还要重要,台湾用的都是老美淘汰很久,即使是比较先进的也是经过改装,性能不全的,他们的存在象征大于实际意义。
希特勒去世后德军有多少兵力,德国真的打不动了吗希特勒去世后,德军大概还有几十万人的兵力。这些人马虽然不少,但是后期补给已经全部断绝了。没有子弹,没有医疗用品,甚至没有食物。但凡德国军队还能继续作战,希特勒就不至于自杀。所以总的来说,当时的德军已经无力再站了,就算是打,也不过是无谓的牺牲。而在欧洲等国的军事文化中,如果无力再战还不如投降。
其实当时的德军已经被苏军彻底打残,装甲部队几乎没有。被打断履带的坦克留在原地当作固定炮台。很多坦克缺少燃油无法作战,只能当作固定炮台使用。空军方面德国的战斗机不多了,虽然战斗机王牌还有很多,但是缺少燃油的飞机根本无法作战。此时的德军比当时的苏军情况更惨。
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的苏军起码还有充足的物资供应和预备队。而当时的德国呢?东边被苏军一路推到柏林,西边的盟军也跨过了莱茵河。可谓是真正的绝境。鲁尔工业区已经彻底沦为废墟,再也无法生产坦克和战斗机了。可以说希特勒死的时候,一部分忠于他的士兵离开战壕,向敌人发起了亡命冲锋。另一部分则吞枪自杀。而绝大多数德军选择了离开,跑到西边去向盟军投降。以求活命。
德军之所以在二战中收获失败,最大的原因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在没有搞定英国的情况下盲目的对苏宣战。让自己腹背受敌,首尾难顾。而后来的战况也是如此,美国以英国为基地,大规模的暴兵。依靠自己源源不断地后勤压制了德军地进攻锋芒。对于全人类来说,德军的自我感觉良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不是德军的自我感觉良好。可能世界和现在大不相同。
曾经威震全球的德国军队,为什么现在却彻底沦为废菜1864年,普丹战争爆发,这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德国的第一步。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奥地利战败,被迫放弃在德意志的领导权,由普鲁士王国主导的北德意志邦联成立,加速了德意志统一的进程。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1871年,普鲁士王国完成德意志统一,之后,德国快速崛起。一战前夕,德国已是欧陆第一强国,是当时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工业实力已经超过了英国,仅次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和世界上排名第二的海军,拥有完备的战争动员体制和世界顶尖的军事工业。一战二战,虽然德国最终是战败国,不过依靠强大的军事、经济力量,打败了不少欧洲国家。可以说,从1864年到1945年,这81年里,在军事上,德国都是所向披靡的,虽并不是战无不胜,但对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的改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战结束后,德国国力跌落谷底,欧洲百废待兴,世界政治格局也重新洗牌,美苏强势崛起。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等援助之下,德国大力发展经济,逐渐复苏,并组建、主导欧洲共同体等方式来扩大自己在欧洲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可是,一贯在军事上强势的德国转了性,放弃了军事发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云石君将做简要分析。
第一、二战后,德国受到严厉制裁,无力发展军事工业。
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德国受到了严厉的军事制裁,巨额赔款,工业体系一度崩溃。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再也无力发展军事工业。
第二、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巨变,在美苏争霸背景下,处在东西方世界夹缝中的西德再怎么发展军事,也无法抵抗地缘关系紧密的苏联。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代表的新技术得到蓬勃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杀伤力巨大的武器,一旦大规模战争爆发,以德国的体量,以及处在欧洲大陆中心的地缘格局,遭受威胁的程度会更高。在核武器等破坏性巨大的打击下,西德会被沦为炮灰。
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自身军事力量是否强势意义已不大,若还是执迷不悟,沉迷于军事发展下,反而会陷入到欧陆各国的包围中,特别是来自苏联的强大威胁。与其如此,不如一心扑在经济发展上,放弃军事复苏的念头,以一个赎罪者、和平使者的形象来缓和周边关系,将更多的资源用在国家经济复苏上。
第三、二战后,世界政治的中心由欧洲转向美苏,在军事力量超强的美苏面前,德国只有通过软实力来再次主导欧洲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已严重削弱了欧洲的整体实力。曾经的世界霸英国要依赖美国的扶持来实现振兴,已被战争摧毁为一个二流国家。而曾经的欧陆霸主德国,遭受了严厉制裁,国土被四国瓜分,大部分军事基地、军工厂被摧毁,军事政治也受到美国的高度钳制,国家坠入万丈深渊。
二战后,世界政治的中心由欧洲转向美苏,欧洲却沦为了苏联争霸的前沿阵地。面对美苏的强大,欧洲深刻意识到,必须将欧洲扭成一股绳,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去和美苏抗衡。而这些首先要做的便是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
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已意识到不能靠军事实力来整合欧洲的政治秩序,特别是在美苏这世界超级大国面前,更不能将自己送到火海。军事行不通,还可以通过经济合作方式,来获取其它欧洲国家的信赖,实现共赢或多赢。通过经济发展,提升自身的软实力,来增加自己在欧洲国家里的话语权,从而推动欧洲一体化整合。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成果利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为欧洲经济的迅速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而德国作为欧洲的中枢,只要顺势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便可以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来获得经济振兴,取得周边国家的信任和好感。
第四、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美国的影响,反战成为德国民众的共识。
二战前,在纳粹党领导下,德国经济起死回生,并创造了奇迹,德国民众身陷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之中。纳粹党利用德国民众,将德国卷入了战争深渊,民众苦不堪言。
二战后,面临国力严重衰弱,经济体系的崩溃,以及遭受的严厉制裁,德国民不聊生。虽然,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德国经济上获得了巨大发展,不过,美国不是慈善家,帮助德国是有条件的。德国并不乐意美国的这样的援助和控制。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德国民众在为纳粹疯狂行为买单。只有经历过才知沉重,战后的德国民众也不想再被推入到无尽的战火中去,期待真正和平,极力反对军事扩展和战争。
如果德国不顺应民意,极力发展军事,到那时面对的不仅仅是四周的围攻,还有德国内部的民怨和反抗。几番考量,德国最好的崛起方式是通过和平手段融进欧洲区域经济广泛合作的大潮中,实现德国二战后的经济复苏和繁荣。
在内外压力之下,德国选择了抛弃军事力量,联手法国,组建了欧洲六国煤钢联合体,通过不断发展,吸纳更多欧洲的加入,最终形成了包括经济、外交和安全合作的欧盟。从目前来看,德国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他成为了欧盟的领导者,影响力和话语权相应的提升。
不过,欧盟毕竟是一个分散的组织。在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之下,德国也终将失去美国的保护。那么,到那时,德国还有那个能耐继续做欧盟领导者吗?
现在德国军队实力如何从德军官方网站上看,德军的作战实力,现在已经是草莓中的草莓,废物中的废物,可以说,如果元首复活,大概第一件事是被气死过去,因为德军已经丢失了民族精神,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目前,德国的主要武装力量为联邦国防军(Bundeswehr),截至2017年7月,德国联邦国防军共有177900人的编制(包含预备役)。仅从人数上看,德国联邦国防军的编制规模在欧洲依然是名列前茅。不过,在这177900人的联邦国防军中,陆军人数总共由60474人,海军人数为16045人,空军人数为28188人,合计约104000人。剩下的编制,多是国防部文职官员与后勤官员,属于根本没有战斗力的角色。就算是104000人的战斗部队里,也没多少人有战斗力,这是因为,德军的官员特别多,即使是战斗部队,官兵比例也超过了1比2,比我国军队机构最臃肿时期的1比2.45还可怕。若是算上文职官员,则德军的官兵比例超过了2比1,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有战斗力呢?
其次,德军士兵的素质也十分堪忧。首先是,德军士兵的肥胖率超过百分之四十,超过了德国的平均肥胖率,驻阿富汗德军经常因为太胖而撵不上塔利班,导致他们经常被欺负,最后不得不给塔利班每个月上交几万美元的保护费以获得一时的喘息和安宁。其次,就在2017年9月,德军在进行1.5英里的轻装行军训练时,竟然当场累死一名军官,还有多人进了重症监护室。要知道,即使是号称草莓兵的台湾军队也没这么挫过。
最后,德军的装备完好率也十分差劲,甚至比不上以草莓著称的台湾军队。德军目前有坦克216辆,能够随时投入战斗的只有26辆,装备完好率不足百分之二十。德军有台风战斗机86架,但是能够随时投入战斗的只有11架,完好率同样不足百分之二十。狂风战斗机稍微好些,有117架,其中34架能飞,装备完好率也只有近百分之三十。而台湾军队,虽然废柴,但是装备完好率接近百分之六十,是德军的2倍。
因此,如今的德军,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草莓,活脱脱的废柴。
小编提醒:本文由PISI辛苦创作上传投稿,本站拥有所有权内容供参考学习,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且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网址:http://www.taop410.com/jdwx/40761.html